日本的生活習慣嗎?
在日本的生活也過了半年了,在日本的時侯,常有人問我日本的生活習不習慣啊?我想了一會,但還是回答不出來不習慣的地方,好像自己還挺能適應這裡的,除了「語言」跟「人」之外,我已經很習慣日本的生活了
(台灣的挫冰)
9/23我回到台灣,除了台灣的食物之外,我開始覺得我不怎麼習慣這裡的生活,我怎麼了?
大阪是個奇怪的地方,如果這個哪裡標示「禁止」什麼樣的行為,就會有很多「禁止的行為」發生在這個地方,就像上面這張照片,禁止停車所以停了很多車。大阪人無視紅綠燈,隨時都可以看到大阪人闖紅燈,煙蒂到處亂丟,很難找到一處馬路上沒有煙蒂頭的,還有塗鴉文化,也是常常可見的
闖紅燈這一項,我很快就適應了!!哈哈!
雖然我還是比較習慣台灣的食物,不過也是因為從小到大都是在台灣生活,當然還是喜歡台味囉~~不過以食材來說,大部份日本餐廳的生鮮都是相當新鮮,大概是龜毛的日本人對品質的堅持,所以這一點真是沒話說,所以在日本時,大概每週都會吃一次生魚片之類的生海鮮,再加上兩瓶啤酒,真是享受!
在台灣要期望吃到樣樣新鮮食材的店,還是少之又少,台味雖然好吃,食材的新鮮程度仍待加強!
服務,日本的平價消費裡,服務可是不會打折,雖然知道他們的親切都是假裝出來的,但是被這樣服務著還是挺爽的!
回台灣之後,「服務」這一點讓我最不能習慣了,常常看到那些宿便沒排乾淨的服務人員,好像他會便秘是我造成的,真的很想一掌給他打下去
出門在外,免不了要借廁所,日本的廁所就乾淨多了,基本上廁所乾淨的程度跟台灣麥當勞一樣,更好的更乾淨的也不少,免痔馬桶啦,馬桶座墊可加熱,冬天就不用怕屁股冰冰了,還有馬桶前有個嬰兒的座架,像照片一樣,做蛋糕的同時還可以跟嬰兒玩!哈!
最讓我喜歡的地方是,有些款的馬桶後方水箱的上方是設計成洗手台的樣式,沖水時就可以順便洗手了,而用過的水又會流到水箱裡,做為下次沖水用,真是環保又方便。還有,日本用的廁所紙是薄型的,所以用過的紙直接丟進馬桶裡,在日本的廁所裡是沒有垃圾桶的,別把用過的廁所紙放在牆角哦!想想這種設計多好啊!住在日本都不用倒廁所裡的垃圾。
另外,在日本找地址,其實還滿方便的,日本的路沒有路名,大概只有快速道路以上的路才有路名,一般民家住的地方,道路是沒有名字的,日本把每一個地區切成一塊塊的,然後按順序編號,就像這個地方的地址就是浪速區敷津東1-7-34,就是敷津東的第一丁的第7番34號,所以找地址很方便,就連GPS定位住家地址誤差很小。這種區塊分法的門牌,比台灣的好多了,不會因為跳號而找不到地方
記得,日本沒有路名,約地點見面時,千萬不要說,約在哪條路見面啊~
那天到台北車站搭車,竟然搭到女性專用車箱,久沒回台灣,也不知什麼時侯台灣也有女性專用車箱了,但是月台上什麼都沒標示,害我上車後才發現,真是丟臉。在日本就不一樣了,站在月台上,抬頭就可以看到資訊看板,看板上寫的清清楚的,車快進站時也會有廣播,看板上也會顯示。至於女性車箱,車箱外頭就會貼著斗大的標示,想看不到也難
月台的地上都會有一些圈圈叉叉三角形的符號,依照資訊看板上顯示的符號,列車的門就會剛剛好停在那符號前,當然,女性專用的車箱,月台的地板上也會有標示
至於Bus呢?!之前也有說過了,上車抽個號碼,下車時依照看版上的價錢投幣,沒有零錢嗎?沒關係!投幣機旁邊就有一台兌幣機,把千元紙鈔發進去,就會吐出百元及十圓等硬幣,投入該投的價錢,這些算是最基本的功能,最方便的是,在站牌等車時,Bus的站牌也有即時資訊哦!會告訴你Bus是否快到了,而Bus快到時,站牌還有燈一閃一閃提醒你,車子來囉!!
(台中都會公園裡的日晷)
仔細想想,當你進入一個更為便利的地區時,當然很快的就適應它了,慢慢的就會覺得這是理所當然,所以我能快速習慣大阪生活,大概也是這樣吧!
追求生活品質應該比追求財富或權力都重要吧!
1 comment:
我了解的,不在台灣的時候很想念,回台灣後卻發現部分事情不是很能適應,當然鼻子過敏是我最不能接受的 ^_@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