姬路城
搭了一個多小時的車終於到了姬路,注意看牌子上的漢字,日文的『姫』跟中文的『姬』還有點不太一樣,不管了,先往目的地出發吧。
要來姬路城之前,早就做好功課了,在網路打聽到姬路車站出來的觀光服務處(日文為案內所),可以免費借腳踏車,一出車站就往案內所走去,先拿免費觀光導覽地圖,再來借免費的腳踏車,什麼...腳踏車被借光了!!現在才10點而已,案內所也不過9點才開,我哩咧~~
沒車騎,只好用走路的過去,大約15分鐘的路程就走到姬路城最外的城門了,不過今天太陽很大,15分鐘的路程也讓我流了滿身的汗。而大馬路的兩旁,都有著像照片裡的人形塑像,各式各樣的造型都有,所以這15分鐘也不會太無聊,邊走邊看一下就到了
準備從右下角的那座橋樑走進姬路城最外圍的圍牆內,而今天的主角就是在最上方中間的那座古城--姬路城
這就是進城之前的那一條"護城河"
繞過『世界遺產姬路城』的大石之後才發現,眼前有一個超大的空地,離販賣門票的地方大約還有10來分鐘的路,這樣算一算,從車站走到售票處,也是要30分鐘的路程,再加上姬路城內的參觀約需1小時30分鐘,雖然可以上到姬路城的最頂端,但沒有電梯全都是要靠腳爬上去。沒借到車真是一大失敗
終於到了售票口了,門票主要分為兩種,單獨姬路城的門票或是與『好古園』合售的套票,如果要參觀隔壁的好古園,那一起買比較便宜哦!
果然沒錯,一進門就是一個大斜坡,不過爬來之後,突然覺得姬路城變大,可以看的到一些細部的構造
城內的磚瓦等等的,都會有特定的符號,因為不同的朝代都會有代表自己朝代的符號,姬路城歷經了好幾個朝代,每被整修一次,新的建材上就會有當時的符號,因此,只要看是哪個符號,也就可以知道最後一次修整的是哪個朝代,或是哪個朝代製造的
看出是哪個朝代的嗎?
姬路城是一座軍事用的古城,到處都可看到設計巧思,屋簷下的排水設計,不得不叫人配服
終於要進到姬路城的主城了,愈到深處,入口處的大門愈是堅固,到了最後的一道防線,城門上還包覆一層金屬層。
城門兩旁的大石頭,四四方方的形狀是石棺,當時建材不足,所以連棺墓都被挖出來築城
直接由城下的廣場往上看
進入城內是要脫鞋的,但是,看完告示的牌子讓我哭笑不得,有看到那奇怪的中文嗎?什麼叫『自己鞋帶』,雖然在日本多次看到翻譯錯誤的中文,但出現在這種國家級古蹟的地方,真是讓我感到失望
東大柱、西大柱,主要是強調這兩根大柱撐起這座大城,因為這兩支大柱是唯一由地層貫通到城頂的支柱
由城上往城下拍,視野真不錯,果然有利於防守
城內最高的地方,這裡老外比日本人多,因為姬路城實在太大了,天氣熱再加上又要爬樓梯上到最高層,所以每個人爬上來之後,大概都要喘個10分鐘才行
往回走時,路線不太相同,會經過這一個地方,叫お菊井。
這麼大一個城,當然也會有鬼故事,而這裡就是曾經有人投井的地方,不過現在已經封起來了,我往井底看,一個個發光的硬幣在裡頭,好像有很多人投硬幣許願,那...是向誰許?那個自殺的人嗎?
就是這一台,一早來想借卻沒借到的腳踏車,無緣~
其實日本到處都有所謂『城』,大小不一,其中以姬路城最有名也最為壯觀,雖然姬路城是世界遺產,參觀時覺得整個城是相當壯觀,但總覺得日本政府對的姬路城的規劃不佳,只是把姬路城當成搖錢樹罷了,並沒有詳細介紹當時設計姬路城的巧思,不太具有教育性質的古蹟。當然,不是只有姬路城才這樣,只是以世界級的文物來說,忍不住想抱怨一下。
行程建議:由大阪出發,搭JR新快速到姬路車站約1個小時左右,其實是相當方便,一日遊的話,還可以順便把好古園及明石大橋都排進來,通通都順路,狠一點回程還可以去神戶港看夜景吃神戶牛排,這樣一整天下來絶對精彩緊湊
相關網址:
姬路城 http://www.himeji-castle.gr.jp
觀光案內所 http://www.himeji-kanko.jp/shisetsu/ss083.html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